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能力评估通用指标说明
1.专科床位数:指专科实际开放床位数。
2.专病门诊开放情况:指根据本专科特色,围绕某一病种或症状设立的门诊情况。
3.中医类别医师占比:中医类别医师指电子化注册系统显示已激活状态并在册的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少数民族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和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并注册的人员数量。医师总数为电子化注册系统显示已激活状态并在册的医师总数。
4.专科总诊疗量及增长情况(包括门诊和住院):专科总诊疗量指一个时间段内(如:年度、建设周期)专科门诊、住院诊疗量之和。
专科总诊疗量增长情况指一个时间段内(如:年度、建设周期)专科总诊疗量增长情况(包括增长绝对值及增长率)。
5.中药使用率(包括门诊和住院):指专科就诊患者中应用中药(中成药、散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人次数占总诊疗人次数的比例,包括门诊中药使用率和住院中药使用率。
6.中医优势病种: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公布的50个中医优势病种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荐使用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涉及病种,具体病种由各专业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联合体结合实际确定。
7.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指出院患者的住院费用中,中医药治疗费用占住院治疗费用≧60%的出院患者人次数占总出院患者人次数的比例。
8.区域外患者占比(跨省/跨市):指专科接诊的来自本区域以外的患者人次数占全部就诊患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以医院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和地市级行政区域进行统计。
9.本专科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数及新增制剂情况:本专科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数指专科所在单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由本专科牵头申报注册或备案的中药制剂品种总数。
本专科新增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情况指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后由专科牵头申报注册或备案成功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情况。
10.专科团队建设情况:指专科团队的整体规模、结构及人才建设成效,具体包括专科总人数及人员增长情况,科室负责人、亚专业带头人、后备骨干等人才梯队建设情况,国家级、省级骨干人才培养情况。
11.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情况(国家级/省级):指名老中医在专科所在医院建设的国家级、省级传承工作室。
12.获得科技成果奖项及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省部级以上):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经科技部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可在国家奖励办网站社会科技奖励目录查询)。省科技厅、国家部门设立的省部级科技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项目的项目/课题承担情况及经费情况。
13.高水平著作、论文、专利等情况:相关研究发表于JCR Q1/中科院1区期刊;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指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著作结论被纳入临床路径指南;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14.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疗效提升评价情况:指对中医药在优势病种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性评估与改进的过程。评价指标涵盖中医优势病种疗效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及患者体验等多维度评价。
15.牵头组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联合体及省级/区域中医优势专科联盟情况,对县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情况:牵头组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联合体及省级/区域中医优势专科联盟情况指专科作为牵头单位组建的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联合体、区域中医优势专科联盟、省级中医优势专科联盟情况,以及联盟成员单位数量、推进成员单位服务能力提升情况等。
对县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情况指通过专科联盟、对口帮扶等形式指导县级中医医院相关专科服务能力提升情况。
16.在中医质控中心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国家级/省级):指依托专科所在医院建设的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质控中心情况。
17.牵头制定并推广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指南等规范标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发布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指南、临床路径,以及推动发布的国家或者团体标准,并牵头开展解读、培训、推广、应用。

123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中医管理

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2025-6-24 11:22:44

中医管理

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24版)

2025-6-30 13:10: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